亿纬锂能调研纪要-2022Q2

admin 2022 年 6 月 4 日11:54:01调研纪要评论941 views阅读模式

整体经营情况:

营收:2021年营收169亿元,同比+107%,归母净利润29亿元,同比+76%;消费电池收入68.76亿元,同比+67.79%,动力电池收入100.07亿元,同比+146.25%,其中储能30亿,纯动力70亿;22年营收会快速增长,23年也会保持快速增长。

研发:2021年研发投入13.79亿元,同比+90.74%,研发人员2159人,同比+23.30%,申请专利3420项,授予专利1838项。

Q1利润下滑原因:Q1原材料价格涨得多,公司想给客户缓冲期,没有及时调整价格。

调价:4月与主要客户达成一致,完成调价。

上游布局:1)和新宙邦成立的合资企业已经开始批量供货;2)和德方纳米成立的合资公司德方亿纬已经在调试试生产,今年6月可以批量出货;3)下半年还会陆续有合资公司投产,到明年Q1满产。

供应链布局底层逻辑:动力电池游戏规则不同,规模很大,供应链变得非常重要,随行就市买材料不是一流公司,公司追求的是稳健加持续盈利。

动力电池行业:

技术发展方向:最值得关注的是快充技术的发展、磷酸铁锂低温放电能力的改善。固态、氢燃料电池在安全性、经济性、使用便利性方面离大规模商用化还需要5年甚至更久。

国内外区别:国外电动车定位偏中高端,以三元为主导;国内电动车从a0级或a00级起步,磷酸铁锂占到50%份额。

未来供应情况:新加入者有产能才会有订单,没有订单就建厂的阶段会产能过剩,未来一定会阶段性或绝对性过剩,价格竞争已经发生,但22年不会更激烈。

需求:在未来1-2年内不会不达预期。

原材料价格:2022-2023年保持高位震荡。

不同产品趋势:

1)18650电池:到2025年,市场总量会从今年的50亿只提高到150亿只。

2)大圆柱电池:安全性好,可以避免热扩散(系统上可以NTP),其他电池具有不确定性;经济性好,生产效率非常高(目前一条线7GWH,未来20GWH),制造成本大幅下降。

3)磷酸铁锂电池:方形叠片的磷酸铁锂电池会成为普及型电动车的主要方向。

 

消费电池行业:

需求:不会不达预期。

消费圆柱驱动力:无绳化+电动化+绿色化。

 

动力电池业务:

扩产进度:规划的200GWH已经在全面开展建设,大概明年一二季度工厂都会建成,年底基本进入生产阶段,有些建得早的公司可能满产了。

扩产依据:根据客户定点要求,按照车厂配套的数量。

发展方向:未来仍然追求市占率,而非毛利率。

 

储能电池业务:

扩产依据:根据大家的订单和对未来的预期来规划。

 

正文

研发投入13.79亿元,同比+90.74%,研发人员2159人,同比+23.30%,申请专利3420项,授予专利1838项;消费电池收入68.76亿元,同比+67.79%,动力电池收入100.07亿元,同比+146.25%;2021年营收169亿元,同比+107%,归母净利润29亿元,同比+76%。

 

Q&A:

Q:对2021年业务表现,哪些满意那些不满意?

A:2021年是动力电池进入大规模经营的阶段,对经营结果总体满意,因为消费电池和动力电池都达到了预期的目标,并且为2022年和后续年份的发展打下了非常好的基础。

 

Q:2021年的毛利率和2022年Q1的毛利率、净利率都有下降,原因是什么?

A:这跟我们的业务结构有关系,因为过去我们的主要业务方向是在消费电池里面,包括锂原电池和小型锂离子电池,这块毛利率总体上是比较好的;在动力电池方面,我们作为新加入市场的公司,没有追求特别高的毛利率,而是以争取市场占有率作为优先的原则,所以在动力电池业务发展的同时,公司的总体毛利率和过去相比较会有一些下降。2022年Q1的毛利率下降跟原材料价格大幅上涨是有关系的,我们的发展方向是想能够成为行业里面有价值的公司,所以我们没有非常急的去把市场的价格进行调整,相当于给市场一个缓冲期,所以Q1我们没有对动力电池价格进行调整,Q1毛利率就会低一些。

 

Q:2022年如果原材料价格平稳了,毛利率和净利率水平会不会提升或者恢复到原来相对好的水平,同时对于2022年的动力电池市场,亿纬锂能是继续扩大市场吗,公司处在什么样的阶段?

A:虽然投资者很关心毛利率,但追求一个比较合理的毛利率和市场占有率,在我们现在这个阶段来讲是需要找到一个平衡点的,去年和今年我们都把追求市场占有率作为相对优先的指标。在4月份,我们基本上和主要客户都达成了新的价格方案,因此未来动力电池的毛利率应该也是在一个比较合理的水平,这会使得我们整个经营的毛利率和利润率都会进入到一个相对比较稳定的阶段。长期来看,我们需要继续在市场占有率方面发挥我们的能量,非常努力的去扩大我们的销售规模,因为现在动力电池是万亿级甚至是十万亿级的规模体量,我们100亿起步其实是刚刚启动,所以未来的路还很长。

 

Q:业务布局上的规划?

A:工信部也出了一个文件,把锂离子电池分成了三个大方向,就是消费电池、动力电池和储能电池,这个是符合我们行业发展特点的。去年100亿的动力电池销售里实际也包含了将近30多亿的储能电池销售。2022年以来,储能业务发展很快,所以我们今年也把武汉的一家专门负责储能电池业务的公司直接改名为亿纬储能,是表达了我们对储能业务的期许和发展的规划。从体量上来看,我们现在储能电池的年化规模应该达到了百亿的水平。所以从这三个业务板块角度来讲,消费电池、动力电池、储能电池现在基本上都在100亿这样的体量上发展,100亿现在成了我们起步的平台。从未来看,这三个方向都应该是我们发展的主要线索。在消费电池环节里面,特别是在物联网应用的电池方面,我们代表了国家的主要供应方,也在全球市场里面占有比较好的地位,我们会继续强化在这个市场里的竞争优势。动力电池方面,我们也跟国际上的主流车厂进行合作,在这样的市场背景下,国内市场发展也很快,所以从数量上来讲,亿纬锂能在这三个板块里面都应该有比较快速的增长,特别是在未来的两三年时间里。

 

Q:消费电池应用领域包括哪些?

A:只要跟我们的智慧生活相关联的地方,有智能化的地方都有我们亿纬锂能的锂电池存在,代表性的就是高速公路的ETC、家里的智能电表、水表和扫地机器人等,都是用的消费电池,我们消费电池支撑了国家物联网发展在元器件方面的能源要求,我们是关键能源器件的重要供应商。

 

Q:消费电池市场规模有多大?

A:我们现在常用的消费电子产品,包括手机、平板电脑,家用电器,甚至包括电吹风都需要用到电池,在发达国家的生活里面,他们的电动工具、园林工具都需要大量的锂电池。比如,我们常看到的18650电池,市场规划到2025年,它的市场总量会从今年的50亿只提高到150亿只,有三倍以上的增长空间,给了我们业务拓展的空间。

 

Q:怎么看待亿纬锂能的技术路线和产品分布?

A:我们认为亿纬锂能在应用场景多品类的技术路线上都有前瞻性布局,并且能够很快地在细分市场出现量产或产业化的阶段快速占领市场。从客户资源上来说,无论是在动力电池领域,公司成功进入了宝马的供应链,还是说在小动力市场的电动工具赛道中,公司在国内乃至全球都是排名在前四的公司,在国内也是和另一家企业基本并列第一的出货量和市场地位。同时公司在锂原电池领域也一直保持非常领先的市场份额。所以我们认为亿纬在任何赛道基本都能够做到技术上非常适时的前瞻性布局,在市场规模和客户开拓中,也是保持行业里非常领先并且非常稳健的节奏。

 

Q:您是否认为大圆柱电池是未来动力电池的主流趋势呢?

A:从动力电池的发展方向上来看,我们实际上对电池的技术方向持有比较开放的态度,这跟我本人做了几十年的电池有关系。我是从1985年开始做电池的,当我们开始进入动力电池市场的时候,当时有18650、软包电池、方形磷酸铁锂和方形三元四个技术路线,我们没有赌技术路线,这是我们的标准打法。我们把每一个产品线都建立一定的生产规模,当时工信部有8GWh的准入门槛,所以我们就把四种技术路线各做了2GWh。通过这几年的研究,对比各自的优劣势,我们越来越聚焦,大圆柱会成为未来动力电池的主要方向,主要原因是大圆柱电池的安全性是可以从技术上做到的,它是可以避免热扩散。其他的电池从设计、仿真和验证的角度来讲,多多少少都有一些不确定性。第二个原因就是大圆柱电池的生产效率可以做到非常高,我们现在一条生产线可以做到7GWh,未来一条生产线就可以做到20GWh的量,它可以让1GWh投入人工的量降得非常低,所以它的制造成本会大幅下降,这样它才是符合电动汽车未来市场所需要的两个基本的点,一个是安全性好,一个是经济性好,这是我们的基本逻辑。所以我们在动力大圆柱电池里面也做了比较多的投入和产品开发。

 

Q:动力电池和消费锂电池未来中长期的产能规划?

A:18650和21700是我们在市场上比较有优势的产品,我们规划继续扩大优势产品的规模,使我们的交付让客户更满意。大圆柱电池基于它的经济性和安全性,用在乘用车或其它车辆都是有非常好的竞争力的,因此我们在今年4月份新建成的年产7.5亿支的18650和21700的工厂,现在看起来客户的反应非常好,所以我们在这个生产线投产以后,会继续扩大它的生产规模。再扩大以后,我们在非车用电池18650环节里,我们的产量规模应该在全球排在靠前的位置。大圆柱电池方面,我们根据客户的要求,在荆门建设一个20GWh的工厂,随着客户的需求我们再进一步扩大我们的生产规模,这是我们对圆柱电池的规划。

 

Q:公司技术路线布局的原则?

A:我们根据自己对这四种产品结构、几种技术路线的长期研究和对比,大圆柱会成为中高端乘用车的主流方向,而方形叠片的磷酸铁锂电池会成为普及型电动车的主要电源,这两个方向都会有非常大的发展空间。其他的电池方向里面,我觉得出于成本或者安全性的考虑,会慢慢缩小应用范围,但是还是会有比较长期发展阶段的。

 

Q:你觉得未来在新能源电动车的技术路线和产业链条上,是电池技术推动整车在安全性和经济性等各方面提高的主动性更强,还是整车推动电池技术进步的主动性更强?

A:在发展电动车的前期,过去的十年,我们认为是大家在不断的探索和寻找确定性的过程。所以,一段时间锂电池的性能局限车的使用,一段时间车的设计水平不能完全满足安全性和乘用车的这种特征,因此在过去的时间里面二者是交互的,在相互影响。当前的状况是车的设计、电池的设计可以相互支持,这是完成了根本性的转变。我觉得这个转变是从2021年开始的,电池可以支持电动车的需求,而电动车的技术发展,特别是控制技术、软件技术的发展又可以让电池使用得更好。现在和未来几年的时间里面,是电池和汽车相互促进发展的阶段。在这个阶段之后,应该是由市场或者消费者的习惯和喜好影响车的设计和电池的设计,它不再是电池技术和车决定的方向,而是以消费者的喜好、消费者的预期和感受影响的阶段。

 

Q:中外新能源车企在动力电池的这个技术竞争方面现在是一个什么状态?

A:可以从材料差异性和车企定位来看。国外新能源车企在过去几年是以应用三元材料的路线为主,这个也跟动力电池发展过程中的一些专利有关。国内我们在大规模去推广销量的过程中,尤其是19 年之后,国家的新能源车补贴进一步退出之后,国内的铁锂路线的份额增长是非常快的,尤其是在20年下半年这个起步阶段,当时五菱宏光miniev,去年以及今年年初以来的比亚迪,包括一些国产的其他自主品牌,大家推动了磷酸铁锂路线的发展。所以从终端市场的切入点来说,国外可能更偏中高端,国内可能最开始是从a0级或a00级这样的小车起步。从动力电池路线上来说,国外完全是以三元为主导,国内磷酸铁锂在过去的两年增长非常快,并且现在占到了50%的份额。

 

Q:亿纬要在匈牙利建电池基地?

A:是的。

 

Q:一线二线电池企业扩产800多GWH,你们大概有200GWH,你们扩产规划是根据什么测算?未来电池行业会不会出现价格战?

A:产能要分为动力电池和储能电池,动力电池这部分头部企业的扩产都是根据客户的定点要求,以项目的要求来决定,按照车厂配套的数量。储能是根据大家的订单和对未来的预期来规划,确定性更高的是动力电池。

行业产能规划的量一定是过剩的,新加入者不太容易得到啊车厂定点,要有一定规模才能得到客户关注,在大多数情况下,新加入者提供的产能就是增量,这个增量可能需要有人去把它接下来,还没有接之前,它就一定是过剩的。所以阶段性的过剩是一定会发生的。产品本身的体系不会过剩,只是有一部分企业的产能会过剩,新来的企业要先建工厂,有产能才能赢得订单,会有一个没有订单就建工厂的阶段,这个阶段里产能过剩。

 

Q:公司22年或23年出货量整体规划目标?

A:规划目标肯定是有的,只是说基于这个披露规则方面,有时候我们不太方便讲太多。动力电池的200GWH已经在全面开展建设,大概明年一二季度工厂都会建成,年底基本进入生产阶段,有些建得早的公司就可能满产了。现在市场不断发展,车厂对电池的使用周期也在做调整,比如圆柱电池关注度越来越高,大家会想方形电池还能用几年,因为产线是以10年为基础,可能会带来产品迭代导致的产能过剩或闲置。我们要把这些信息综合起来,对我们的产能进行仔细规划和匹配,让将来的产能最高效率发挥作用。

 

Q:Q1收入增速同比+127%,22年全年、23年增速怎么样?

A:电动车的发展和储能事业的发展本身就是在推动我们这个行业里面的快速增长。我们之前也发布了第二期股权激励的目标,制定的增长速度也都不低。从实际运行的情况看,一方面公司销售数量和规模在扩大,另外一方面今年Q1电池价格上涨也挺高,所以销售额会快速增长的。价格上涨、需求高,22年会快速增长,23年也会保持快速增长。

 

Q:一季报的利润下滑是不是就是因为价格因素造成的?

A:因为我们Q1原材料价格涨得比较多,然后我们又不想那么快的把价格传递到客户那里去,因为这样会引起市场消费者的不适应,我们要给大家一个缓冲期,所以我们没有做及时的调整。4 月份我们完成了这样的一个工作。

 

Q:供应链建设方面,今年进展情况怎么样?对于供应链的稳定会起到多大的作用?

A:我们这些年的发展一直是走的一个稳健发展的道路,特征就是做一个产品就要做好,市场规模不断扩大,导致现在产品线越来越多,每一个产品线的行业低位越来越好。但是动力电池的游戏规则是不同的,因为规模非常大,它的体量可能是几百亿甚至千亿级,供应链变得非常重要。当公司体量达到一定阶段后,如果只是一个随行就市买材料的公司,不是一个一流公司。所以去年我们在供应链里做了比较多的合作,和行业头部公司建立合作关系,成立了一些合资公司,旨在保证质量,保证供应,让公司稳定运行。

在材料端中有一些材料核心竞争力要求高,技术附加值很高,这些产品毛利率高,结果就是2021下半年-2022上半年各种材料价格暴涨,导致成本迅速变化。去年我们就考虑到这一点,今年我们的一些供应链已经在发挥作用,和新宙邦成立的合资企业已经开始批量供货,跟德方纳米成立的合资公司德方亿纬已经在调试试生产,今年6月开始可以批量地满足我们的交付,其他合资公司陆陆续续建成投产,能够在价格大幅波动的情况下增强经营稳定性。在锂镍这样一些基础材料方面的投资,会保障我们在这种锂镍价格暴涨的阶段能够有一个稳定的盈利能力。有合资公司已经开始投产,下半年还会陆续有一些公司投产,到明年一季度满产,对亿纬锂能的稳定经营和持续的盈利有非常大的帮助。

 

Q:未来1-2年国内动力电池领域有哪些技术值得关注?换电对我们公司的电池会不会有影响?

A:换电模式解决充电所占用的这个时间,对这些运营车辆和商用车辆来讲是非常有好处的,在一些充电条件不充分的地方去换电,也让消费者方便,这是比较好的地方。他也有局限性,有一部分的消费者希望去很好地维护自己的电池,不见得都一定要去使用这个换电模式。所以这两种方向在一个时段里面都会继续走下去。换电本身是对电池的一种需求,其实对电池制造企业来讲是一个利好的因素,只是说我们用什么样的方式去参与这样商业模式活动。就我们亿纬锂能而言,在我们当前的这个规模条件之下,我们聚焦于把电池的规模再做得更大,把电池的质量做得更好,为客户提供更好的产品作为我们当前的主要任务。在那些商业模式环节里面,我们做的这种探索和投入就会相对少一些。

 

Q:固态电池、氢燃料电池布局、进展怎么样?

A:最值得关注的是快充技术的发展,磷酸铁锂低温放电能力的改善,这两个问题技术进步直接影响未来电动车发展方向。固态、氢燃料在过去几年发展得都非常快,但还不是电动车和储能领域的主流方向,在安全性、经济性、使用便利性方面还有很多工作去做。我们把燃料电池和固态电池都当做新的发展方向,成立了亿纬燃料电池公司,也有固态电池的研究的机构,进步也很快,但是离真正的大规模的商用化或者说影响我们公司的这个年度的经营业绩,可能需要5年甚至更长时间。

 

Q:作为思摩尔国际的主要股东,电子烟现在政策风险过去了没有?

A:过去了。

 

Q:新能源电动车的需求在未来一年或者两年会不会存在不达预期的情况?

A:不会。

 

Q:消费电池的需求会不会存在不达预期的情况?

A:不会。

 

Q:原材料价格在2022年或者2023年是继续上涨还是保持平稳,还是会出现逐步下跌?

A:比较稳定的环境,保持高位震荡。

 

Q:电池的价格竞争会不会在 2022 年比较激烈?

A:其实价格竞争它已经发生了,它不会更激烈

 

★ 每日复盘,公众号搜索“龙头捕手”★


【捕风社提示】


所有资料仅为投资笔记,不构成交易建议;


题材挖掘均为小作文,重点看资金进入;


在正确的时机买入强势题材的龙头股;


然后空仓等待下一个龙头!


  • 本文由 发表于 2022 年 6 月 4 日11:54:01
  • 转载请务必保留本文链接:http://www.hnprq.com/ticai/diaoyan/5415.html
调研纪要

两会主题发布会纪要

1.聚焦工程机械、轨道交通、光电子信息、能源电力装备、纺织服装等重点领域,打造世界级先进制造业集群。 2. 聚焦5G、人工智能、生物制造、工业互联网、智能网联汽车、绿色低碳等重点领域,不断丰富和拓展新...
调研纪要

盛弘股份最新调研纪要2022Q3

公司未来储能的战略定位是国内还是国外,偏向工商业还是电网侧、发电测的储能? 公司并不会限制某一个区域业务发展,只要是有需求的区域都是业务重点,下游客户的类型也一样,工商业、电网侧、发电侧目前都是公司的...
匿名

发表评论

匿名网友 填写信息

:?: :razz: :sad: :evil: :!: :smile: :oops: :grin: :eek: :shock: :???: :cool: :lol: :mad: :twisted: :roll: :wink: :idea: :arrow: :neutral: :cry: :mrgreen: